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一体化安排教学任务的若干意见
2017-11-10      阅读次数: 1363

为了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在充分调研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研室设置及教学任务安排的基础上,结合部门师资情况及思政课教学目标,特制定思想政治课程一体化安排教学任务的意见

1.指导思想及基本要求

适应江苏理工学院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功能,引导和帮助大学生认同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推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工作,为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及体系教学改革、提升课程教学效能整合人力与智力资源。

2基本目标

充分整合教师资源和课程资源,着眼于宏观把握思政课程教材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提高教学效果,立足于微观上讲精、讲优一门主干课程,推动教师有视野、有聚焦地开展教学改革与提升教学效果,从而提高教学及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注重效能。离退休前5年的教师原则上延续1门主干课程+1门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任务。

融汇交叉,讲精讲优。坚持每个教师讲精讲优一门主干课程的基本目标,贯通五门课程之间教学任务的安排,为教师熟悉课程体系内容与有针对性地提高主干课程的教学效果提供制度支持。离退休前5年以上的教师原则上延续1门主干课程+1门形势与政策课程+拓展1门主干课程。基本解决实践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后,逐渐过渡到延续1门主干课程+1门形势与政策课程+拓展2门和3门主干课程。

4.基本内容

①以课程名称划分教研室。

教师持续承担现有1门主干课程+1门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任务。

③打破教研室条块分割的教学任务安排模式。需要承担3门主干课程以上的教师,除了承担本教研室安排的教学任务外,按比例承担其他教研室的教学任务。

④对于因为学校教学任务两个学期下达任务不均衡以及教研室人数等原因出现的个别教研室学期教学任务特别重的情况,除了继续聘请少量的责任心强、讲课优的兼职教师外,原则上由教研室之间协调解决。

5.运行模式

①教师第3门(含第3门)以后的课程实行双向选择:首先由教师提出选择申请。教师在选择课程时,离退休前10年和15年的教师有其他3门主干课程的优先选择权。(其中离退休前10年的教师为第一选择人,离退休前15年的教师为第二选择人。)被选课程教研室主任依据优先选择权的规定,在申请人中最后确定教师人选。

②每个教研室按比例确定选择另外3门主干课程的教师人选。也就是说,一个教研室内,教学任务安排必须涵盖课程体系中的5门课程。

③保证每学期教师人均承担两门主干课程。具体为春季学期:所在教研室的1门主干课程+形势与政策;秋季学期:所在教研室的1门主干课程+其他教研室的1门主干课程。

④课程试卷批改,以《马原》、《纲要》和《毛概》教研室固定教师为基本单位,这三个教研室教师不参与其他教研室的试卷批改工作。考查课程教师按各自所选择第3门课程的情况参与其他教研室的批改试卷工作。学生成绩网上登录及学生成绩登记册登记有任课教师自主负责。

6.其他

①对于课程教学工作量的计算,参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执行。

2014年秋季学期起实施。

  

  


打印